風力發電場選址要素及方法
發布日期:2022-02-18 15:30:01 來源:風機百科
?
rn風電場的經濟效益取決于風能資源、電網連接、交通運輸、地質條件、地形地貌和社會經濟等多方面因素。為此,風電場選址除了主要考慮氣象方面的參數外,還要綜合考慮包括場址所在地對電網的要求、交通、地質、環境、電力等諸多因素。rnrn在風電場建設之前,前期的選址工作是關鍵而又重要的一步。風電場場址選擇的恰當與否直接影響著風電場建成投產后的風資源利用率、風電場年發電量以及風電場對周圍環境等的影響。
rn(1)資料分析法。首先搜集初選風電場場址周圍氣象臺站的歷史觀測數據,包括:海拔高度、風速及風向、平均風速及最大風速、氣壓、相對濕度、年降雨量、氣溫、最高和最低氣溫以及災害性天氣發生頻率的統計結果等。然后在初選場址內建立測風塔,并進行至少1年以上的觀測,主要測量10m、70m、100m高度的10min平均風速和風向、日平均氣溫、日最高和最低氣溫、日平均氣壓以及10min脈動風速平均值。最后對測風塔數據進行整理分析,并將附近氣象臺站觀測的風向風速數據訂正到初選場址區域。
rnrn(2)實地調研法。資料分析法主要針對的是條件較好的區域,如果某些地區缺少歷史測風數據,同時地形復雜,不適宜通過臺站觀測數據來訂正到初選場址,可以通過當地地形地貌特征、植物變形情況、風成地貌現狀,并綜合當地居民調查,對場址內風資源情形進行評估。
rnrn(3)軟件分析法。隨著數值模擬技術的快速發展,也由于資料分析法在資料的時空分辨率方面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越來越多的高分辨率氣象模式及流體力學計算軟件被應用到風電場微觀選址工作中。目前常用的風電場微觀選址及風資源評估的軟件有:適用于相對平坦地形上風電場選址及風資源評估的WAsP和WindPro軟件、基于計算流體力學方法對風電場選址及風資源評估的WindSim 軟件、將風電場各方面的數據處理及綜合評估集成在一個程序中
rn快速精確地計算處理的GH WindFarmer軟件等。在具體選址工作中,資料分析法、實地調研法和軟件應用法三種方法應互相結合使用,以求對擬建風電場的選址給出最恰當的數據支持和建議。
rnrn